培訓證書
2015年,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制定發布了《中國安防行業“十三五”(2016~2020年)發展規劃》,五年間安防相關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本文將對安防安檢領域技術的發展進行簡要概述。
1.檢人方面
“十三五”期間,對人員檢查的安檢設備得到了長足發展,設備功能、性能得到了提升,且研發和推廣了成像式人體安檢設備。
金屬探測安檢門報警靈敏度大幅提升,分區更加詳細,很多廠商的安檢門可實現24區位報警,便于準確定位復檢。疫情發生后,很多安檢門廠商在金屬探測安檢門的基礎上集成了人臉識別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在醫院、地鐵等領域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太赫茲人體安檢儀和毫米波人體安檢儀作為成像式人體安檢設備,近幾年在某些領域得到了應用。由于金屬安檢門不具備成像功能,無法看到報警物品的形狀,于是“太赫茲”人體安檢儀應運而生。2014年開始,太赫茲安檢儀開始在地鐵試點,它采用壓縮感知原理與被動式太赫茲成像技術融合的技術手段,對被測人體進行成像,得到人體表面太赫茲發射的二維強度圖。當人所穿衣物中隱藏有物品時,因為物品對太赫茲波不同程度的吸收和阻攔,使得二維強度圖中對應物品所在的位置和人體背景之間產生強度的對比,從而探知到物品的存在,并在顯示屏上顯示物品的形狀和其所在的位置。
2014年開始,我國攝像式毫米波人體安檢儀開始應用,它的一大優點就是可以同時檢測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物品,尤其對汽油、酒精等液體以及粉末、凝膠炸藥具有很高的靈敏度,最遠檢測距離可達5米,設備不用接觸人體,安全無輻射。
2.檢物方面
2018年,雙源雙視角安檢機悄然興起,采用雙源雙視角技術從兩個方向顯示物品的X光圖像,大大提高了違禁品的檢出率。也是在2018年,上下雙通道安檢機問世,不僅可以實現大小包分流,還可以大大提高安檢的檢包速度。
2017年,禁帶品智能識別設備研制成功并成功應用?;谖┝縓射線安全檢查設備的禁帶品智能識別機設備通過采用深度學習與神經網絡算法實現了對危險液體、管制*具、*支器械和煙花*竹等禁帶物品的智能識別與自動實時報警,減少對安檢員勞動強度,提高對禁帶品的檢查效率。部分先進產品已在地鐵、醫院等領域得到應用,例如北京聲迅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TS9701禁帶品智能識別機在北京、西安等地鐵得到了大量應用。以機器識圖為主、人工復核為輔的安檢新模式是近幾年安檢發展的重要方向,可實現集中判圖、減低人員成本、提高檢出率以及降低漏檢率等。
3.安檢信息化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地鐵等行業的安檢系統不再是分散單一的安檢設備,而是通過網絡集成實現了安檢點設備在一個系統平臺的統一管理,對設備運行狀態實行及時有效的監測,實現X光機檢測圖像共享和報警信息的采集記錄,通過與音視頻監控系統結合實現安全檢查過程的遠程監督及報警時的檢測現場圖像聯動,進而形成安全檢查設備信息的集成化綜合管理。安檢信息化聯網已經廣泛應用于地鐵、醫院等領域,通過聯網不僅實現了安檢點到監控中心的聯網,而且實現了安檢系統直接與公安網絡的聯網,大大提高應急事件的處置能力。
附件列表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