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世界各地的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在一系列推動城市健康有序發展的構想中,“智慧城市”成為許多人眼中的答案,也因此成為被廣泛熱議的話題。
專家觀點
如此趨勢下,城市發展的最大挑戰在于3個不平衡,建設“智慧城市”應著眼于應對這3個不平衡。“第一是空間的不平衡,城市之間極化和虹吸現象突出,導致不同城市之間的矛盾。第二是機會的不平衡,從全球趨勢來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口越多,貧富差距越大,造成的社會矛盾將為城市發展帶來不穩定因素。第三是公共資源的發展和分布不平衡,如何提供充足而有序的交通、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巨大挑戰。
——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周園
現在世界正處于利用數字化契機大踏步實現高水平城市化的過程中,需求端、消費端的巨大人口優勢帶動數字化設備快速普及,這將幫助中國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兩三百年才走完的城市化道路,并實現城市的高度數字化、智能化。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陳煜波
“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包括以下幾方面:“智慧政府”通過部署事件管理平臺為市民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務;“智慧管理”通過建立超高速、廣覆蓋、智能化、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礎設施,實現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智慧民生”更高效地為市民提供社區服務及醫療、教育服務;“智慧商業”積極將移動支付、智能物流等新技術引入商業領域,如借助生物身份識別技術為商業人士免去繁瑣注冊手續,通過移動支付來促進旅游和零售業的發展。
——知名咨詢公司埃森哲研究報告
目前很多投入從技術應用層面來看并不合理。例如,智慧城市中80%的數據來自于視頻,而之前的技術對視頻的處理和應用效果不夠理想,所以盲目大規模應用并不合適??梢园岩曨l內容變成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進而在后端進行處理的計算機視覺技術,能夠提升城市管理過程中的視頻處理能力。
——曠視科技總裁付英波
新型智慧城市更強調云網端融合的新型智能設施泛在部署,更強化數據智能、信息模型等共性賦能支撐和平臺整合,更注重實現數據驅動、“三融五跨”的智慧生產、智慧生活、智慧生態、智能治理等應用服務發展。新技術創新、新標準規范、新安全配套也在同步突破和不斷完善,為新型智慧城市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信通院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報告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包含十大核心要素。涵蓋智慧城市設計、建設、運營、管理、保障各個方面。具體來說,應包括頂層設計、體制機制、智能基礎設施、智能運行中樞、智慧生活、智慧生產、智慧治理、智慧生態、技術創新與標準體系、安全保障體系。
城市運營商
目前,智慧城市運營商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政企合作成立專門運營公司,“政企合作、管運分離”模式是廣東“數字政府”改革的體制創新,政府部門對業務需求和服務評價擔負起更重的“管理端責任”,騰訊聯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出資成立了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承擔“運營端”責任,負責從標準制定到需求對接乃至數據融合、系統運營等一系列工作。
二是依托大公司開展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在浙江,政府和服務商之間的關系同樣在發生變化,阿里巴巴提出做深度的合伙人,不僅是業務,甚至是資本的合作,在從過去單一的項目建設,到現在從規劃、設計、建設、服務、運營等全方位地參與進來。
城市大腦運營模式
在推進城市大腦建設運營方面主要以下三種模式。
一是企業總包建設運營,城市大腦由某家企業總包負責建設運營,企業通常為該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總包企業,或者與城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國內領軍 ICT 企業。例如,深圳市龍崗區城市大腦由龍崗區智慧城市總包企業華為負責建設運營。
二是領軍企業生態圈建設+主導企業運營,城市大腦由大數據局或其他智慧城市主管部門組織實施,以某個領軍企業負責城市大腦的總體架構設計和核心模塊建設,以一批專業化企業形成生態圈共同參與城市大腦不同模塊建設,在城市大腦建設完成投入運行后由主導企業負責后續運營工作。例如,杭州城市數據大腦由杭州市數據資源局組織實施,阿里云為主體聯合??低?、數夢工場等一批企業共同建設。
三是政企合作組建公司開展建設運營,城市大腦由政企合作的公司負責建設運營,該公司通常為某主導企業和后續參與建設的領軍企業合資,將該領軍企業的技術方案進行落地,同時引入其他專業化企業參與建設,并承擔后續運營工作。例如,北京海淀區城市大腦由海淀區企業中海紀元和百度等公司聯合成立的平臺公司負責建設運營。
智慧城市應用領域
1.智慧政務
隨著“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理便捷性不斷提升,從“一號、一窗、一網”向“一網、一門、一次”加速轉變,“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不見面審批”、“秒批秒辦”等先進模式在全國范圍探索應用并普及推廣。公共服務在線查詢、網上辦理在全國范圍基本實現普及,部分地區通過政務大數據、政務服務機器人等智能化手段,推動政務數據標準化、服務網絡化、辦理自動化,持續探索創新數字政府惠民便企服務新路徑。
房地產領域,可嘗試統一規劃管理,將“智慧”理念和技術貫穿在城市建設、運營的整個時空維度當中,以物業服務為基礎,打造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辦公等應用,為人們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適的品質生活。
2.智慧生產
數字經濟成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通過發展數字經濟形成疊加溢出效應,將更好支撐城市創新轉型,引領城市現代經濟體系和生產方式加速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演進。各地區因地制宜推進區域數字經濟部署,大力推動本地產業數字化轉型,重視數字經濟監測評估,力爭搶占新一輪數字經濟競爭制高點,提升城市競爭力。
海南省是中國唯一熱帶省份,生態優勢巨大。海南省充分發揮碧海藍天、特色體驗的獨特吸引力,全面加大與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合作力度,以休閑旅游、康養服務為抓手,打造國際一流智慧旅游消費體驗島。通過積極舉辦國際電競大賽和體育賽事,打造對接全球、服務全球的遠程醫療康養服務平臺、依托博鰲論壇全面提升智慧會展服務水平、打造數字商圈、發展數字新零售等關鍵舉措,著力發展電競游戲、數字文化傳媒、智慧醫療服務和器械裝備等新模式新業態,培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驅動力的數字產業新業態。
3.智慧治理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和創新應用,大幅提升了社會治理能力,推動智慧城市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更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同時,社會治理體制機制與信息技術手段相互融合、適配,治理架構和治理過程更加扁平化、協同化、社會化。智慧治理在互聯網+監管、網格化管理、視頻安防等領域形成一批新亮點,智慧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治理格局加快構建完善。
百度針對智慧城市、智能安防,基于大腦 AI 開放平臺,構建智能視頻監控平臺,提供攝像頭設備管理、視頻流接入、視頻抽幀以及視頻分析和告警信息展示的全流程服務,上線了安全帽佩戴合規檢測、工服著裝合規檢測、煙火檢測、陌生人識別、吸煙識別、打手機識別等多個預置AI 技能。開發者可選擇相關AI 技能,下載到本地服務器上進行部署,在部署后的系統中進行攝像頭管理,完成整套業務交付。
4.智慧生態
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題中之意。在技術創新涌動和互聯網思維驅動下,各地正積極探索更加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推進更為精準精細的生態監測,綠色環保、綠色生活融入公眾日常,不斷提升新型智慧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雄安新區打造的 5G 天地一體化生態檢測系統,依托 5G 網絡大速率、低時延優勢,以及無人機和無人船全天候、全地形巡檢特點,實現白洋淀及支流河道生態情況、水質監測數據即時上傳平臺分析,并支持工作人員通過監控大屏和 VR 眼鏡對分析結果及現場情況實時觀測,成為中國智慧生態監測新樣板。
5.智慧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賦能城市轉型發展始終是貫穿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驅動力。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浪潮的持續涌動,以數字孿生、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智能技術集群與新型智慧城市全面融合,提升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效能。標準規范持續出臺讓智慧城市“有規可依”。
福州軟件園采用園區-分區-樓棟-樓層共 4 個物理層級多層管理模式,將園區視頻監控、車輛管理、安防系統、配電系統、供水系統等接入 IBV 系統,對園區以全新的數字孿生形式進行管理。近兩年科技部相繼發布了 15 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推動人工智能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更加聚集于應用場景的開發,促進人工智能核心研發能力和服務能力進一步落地。人工智能與云計算、大數據結合,融入到城市管理、智慧交通、惠民服務、智慧安防、智能制造等各類領域,不斷開發城市大腦、自動駕駛、智能語音、人臉識別、智能機器人等各類智慧應用場景。
6.智慧安保
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為公眾帶來更加便捷服務的同時,網絡平臺復雜度指數上升也同步帶來數字空間安全防范的問題。從新型智慧城市需求側和供給側安全發展兩個視角來看,“個人隱私保護”和“自主可信”成為多方關注焦點。
為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除了在監管制度不斷完善,企業積極推進面向移動應用的違規監管工具研發,以技術手段加強智能終端安全服務能力,為用戶營造更加清朗便捷的移動服務環境。同時,在自主可信方面,需要重點圍繞網絡安全防護、網絡安全監測預警、網絡安全應急處置、網絡安全檢測評估以及新技術新應用安全等場景,企業也需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同步躍升。
從政府部門、企業、公眾用戶的應用規范化使用角度考慮,通過引入數據信息版權管理、使用痕跡追蹤、身份認證技術、訪問權限限制、入侵檢測系統等手段指導用戶規范使用數據信息應用,發揮智慧城市整體化信息應用服務的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