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硬件的附屬品到安防行業的核心,智能化熱潮的出現,讓軟件上演了一場“翻身農奴把歌唱”的逆襲大戲。隨著安防軟件逐漸深入社會生活,軟件平臺的價值也日益凸顯。在當下以及不久的未來,軟件將定義安防行業的全新未來!
在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表示,要面向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重大需求,推進各行業各領域知識和技術的軟件化,重點是強化“軟件定義”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領域的推廣。至此,“軟件定義”開始成為安防行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安防行業的主流趨勢:“軟件定義”
業界有一種聲音是,2018年華為“軟件定義攝像機”的提出和發布,是“軟件定義”在安防行業的公開露面,同時也是軟件價值首次受到安防全產業的認可。
何為軟件定義?就是用軟件去定義系統的功能,用軟件給硬件賦能,實現系統運行效率和能量效率最大化。其本質就是在硬件資源數字化、標準化的基礎上,通過軟件編程去實現虛擬化、靈活、多樣和定制化的功能,對外提供客戶化的專用智能化、定制化的服務,實現應用軟件與硬件的深度融合。而華為的“軟件定義攝像機”,其本質就是通過軟件定義硬件,重塑了攝像機架構和前端智能體系,在現有硬件平臺化、標準化的基礎上,讓攝像機具有自我感知、自我進化、自我協同的能力,具有持續生命力,可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體驗。
從業態發展來看,“軟件定義硬件”已成為安防行業的發展大趨勢,尤其在5G技術的助力之下。不過,業界所提及的“軟件定義硬件”應該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推出AI開放平臺,降低用戶對AI的使用門檻,讓所有AI用戶能在該平臺上將自家數據進行標注、進行模型訓練,讓越來越多的企業級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算法、軟件功能的定制開發,搭配上智能化的前端硬件,滿足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
這種全新體系的提出,也讓軟件告別了硬件附屬品的舊“外衣”,迎來了具有智能屬性的質的變革。而華為“軟件定義攝像機”的發布,也正式宣布了“軟件定義安防”時代的到來。
“軟件定義一切”的三大“高山”
盡管已經進入“軟件定義安防”時代,但“軟件定義一切”的實現,還有許多難題需要解決,首當其沖的就是安防軟件價值的認可程度、軟件平臺的部署、軟件技術的發展程度。
僅在安防行業,仍有超過半數的用戶對軟件的價值沒有正確的認知,“軟件是硬件附屬品”的錯誤觀念在短期時間內無法磨滅。同時,在軟件平臺的部署過程中,軟件平臺一般由集成商或者項目商進行部署,在實際部署人員對軟件平臺的認知不足,缺乏相應的軟件知識,從而無法進行完美部署。而軟件平臺的部署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較為嚴重的現實問題:“軟件定義安防”對所有安防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銷售還是安裝人員,都必須掌握IT知識、了解網絡和操作系統等等,具有強大的知識儲備。而人才的缺乏恰好又是安防行業以及所有行業都面臨的重大難題。
對于軟件技術本身,我們也要有清晰的認知。知識圖譜、數據中臺、大數據分析。視頻結構化分析……軟件已經成為當下智慧安防關鍵應用中不可或缺的技術,而軟件本身,用開發語言作為描述語言,軟件=程序+數據+文檔,,也就是說,軟件其實更是集成對象技術的智能產品,其發展涉及多種技術的融合發展。
另外,人們對數據隱私和安全的擔憂、低效的資源供應、企業該如何從傳統IT市場過度到軟件定義的智能時代,也是“軟件定義一切”面臨的諸多挑戰。
百家爭鳴!誰能稱霸安防軟件封神榜?
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軟件定義(SDx)市場規模預計為517億美元,五年后即2024年該市場規模將達到1608億美元,預測期內(2019–202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5.5%。
上述數據顯示,五年后全球軟件定義市場將翻兩番,市場發展空間極其巨大,而“軟件定義安防”時代的到來,也意味著安防行業將迎來億萬新商機。這種全新的市場導向,也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軟件定義安防”的格局中去。
目前看來,安防軟件市場主要由硬件設備供應商和獨立軟件供應商組成。先來談談硬件設備供應商。在2009年之前,安防軟件還未引起安防廠商的重視,但隨著“平臺是核心”理念的深入,2010年起各大安防廠商開始大規模組件軟件團隊,并在兩三年內逐漸進軍安防軟件市場;再來聊聊第三方獨立安防軟件供應商,這類廠商進軍安防軟件時間早于安防設備廠商,但其業務一般只有軟件。
那么,目前哪類廠商正占據安防軟件市場主導地位?我國工信部今年9月發布的《2019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軟件百強”企業中,涉及安防業務的企業有華為、阿里云、??低?、大華股份、科大訊飛、千方科技、新華三以及中控科技等等。其中,華為榮登榜首,安防巨頭??低暫痛笕A股份也榮獲第6和第16的殊榮。這是否意味著在安防軟件市場中,硬件設備供應商才是主要玩家?
需要承認的是,在安防軟件市場,安防硬件設備商占據諸多優勢。首先,它們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足以支撐軟件平臺的持續性研發投入;其次是強大的銷售網絡、市場覆蓋能力,擁有絕對的客戶資源優勢,以及能滿足豐富的客戶需求;再次是軟件平臺的硬實力。不管是軟件的穩定性、使用便利性還是開放程度、靈活性和兼容性,硬件設備廠商都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一一征服。甚至在數據安全和數據分析能力方面,智能時代下的安防廠商,更是獨領風騷。最后是硬件捆綁銷售策略。不少廠商通過買硬件免費送軟件(或超低價格銷售)的捆綁策略,收買了不少軟件用戶的芳心。另外,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盡管當下設備與第三方平臺之間的集成鴻溝正在逐漸消除,但由于擔心第三方軟件與設備的對接和兼容性,避免技術風險,所以也只能選用設備廠商配套的平臺軟件。
而反觀第三方獨立安防軟件供應商,這類企業規模一般不大,既沒有資金實力和市場資源,無法與安防硬件設備商競爭,同時又因為業務單一,無法匹配價格戰時代的低成本需求,在安防軟件市場中難以突出。為了在安防軟件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大多數第三方獨立安防軟件供應商,不得不選擇轉型,投入到軟硬一體的建設中去。
軟件將不斷定義安防新未來
在安防行業,當下所有通用型硬件(如視頻監控攝像機、人臉識別門禁等等)的價值,都必須通過軟件才得以實現,毋庸置疑,“軟件定義”已成為安防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
全球市場對混合云需求的增加、物聯網技術的廣泛使用以及有關數據本地化的政策的出臺,“軟件定義”市場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會。而與此同時,“軟件定義”市場的發展,也將不斷定義安防新未來。
一方面,“軟件定義”+安防在數據的驅動下降衍生出更多新產品、新模式以及新應用;另一方面, 軟件技術將推動安防技術應用跨界融合,滲透融入到各個垂直領域,重新定義安防乃至千行百業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