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這個被稱為“災難”、“奇跡”的2020年,關于智慧高速的建設和發展,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回味和紀念的重大事件呢?
賽文盤點了今年智慧高速相關的十大事件,帶你一起來看!
一、全國省界高速收費站全部取消,費顯點亮成關鍵
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國29個聯網省份的487個高速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標志著我國擁有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體化運營的高速公路網。
487個高速省界收費站取消的背后,是24588套ETC門架系統建設完成,改造完成48211條ETC車道、11401套高速公路不停車稱重系統、推廣發行ETC1.23億戶。
撤去省界收費站后,帶來了新的問題,如何保證撤站后收費系統的安全和效率成為當前重要課題。
受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為支持全國抗擊疫情,今年前半年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
疫情期間,正逢撤站工程費顯點亮階段,交通運輸部組織進行ETC費顯和清分結算系統優化工程,5月6日,費顯升級開通,系統開通后實現出口一次性扣費服務業務。
賽文點評:
省界高速收費站的取消,雖是去年的大事,但今年的1月1日,是關鍵性的歷史節點,故納入今年的統計范疇,作為建設我國智慧高速的關鍵一步,取消省界收費站,有效提高了綜合交通體系運轉效率,緩解了擁堵難題,解決了收費不合理等多種問題,改善了人們出行體驗,為我國智慧高速的建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建設進度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型基礎建設(新基建)包括: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等七大領域。
新基建主要包括了三大方向,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如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二是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三是創新基礎設施,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賽文點評:
國家提倡加快新型基礎建設,直接影響到全國上下多個行業,包括智慧高速在內的智慧交通,也加快了自己研發建設的腳步,建設智慧高速的過程中,就需要用到包括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多種新型基礎設施。
三、《交通運輸部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建設的指導意見》發布
8月,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部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智慧交通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層次進行規劃建設;
主要任務是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包括智慧公路、智慧樞紐等等,并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協同應用、北斗系統和遙感衛星行業應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等等。
賽文點評:
交通運輸部針對“新基建”的指導意見,加強了業界對基礎設施改造的信心,隨著5G的商用,和北斗導航系統的布局完善開通,及其他相應技術的研發和發展,實時信息傳遞、高精度定位等等有關的新型基礎設施,都將駛入研發應用的“快車道”,推動包括智慧高速在內的智慧交通迅速發展,也促進相應技術的成熟和應用。
四、全國高速云視頻聯網進行時,智慧監測邁向全覆蓋
去年11月,交通運輸部印發《全國高速公路視頻聯網工作實施方案》和《全國高速公路云聯網技術要求》,指出在2020年1月前,將力爭實現國家高速公路7條放射線的視頻資源與部級平臺聯網共享;2020年12月底,完成全國高速公路視頻計入工作,建設部級視頻云平臺并全國聯網運行。
5月,河南交通運輸廳對河南省高速公路視頻云聯網省中心工程施工方案進行批復;7月,《高速公路視頻云聯網廣東省實施指南》在廣州完成評審;9月,湖北的全省高速公路視頻聯網監測工作推進會提出,確保2020年10月底前完成各路段準備工作,12月底圓滿完成湖北省高速公路視頻聯網監測云聯網任務......
據相關媒體的統計,截至到2020年10月15日,全國共有59項高速公路視頻云聯網系統集成招標或者設備采購項目,33項完成招標工作,已完成市場總盤子接近13億。
賽文點評:
將道路情況、天氣變化、交通運行情況、各地區交通來往等信息,進行收集,做出及時的調整疏導,保證高速公路暢通,是智慧高速建設不可缺少的一環,也是實現全高速公路一張網運營的必要條件,視頻云聯網無疑是對全國高速公路進行全覆蓋監測的關鍵一招。
五、智慧高速新行標|交通運輸部:適應自動駕駛的公路技術規范
4月16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就公安安全行業標準《道路交通車路協同信息服務通用技術要求》進行公開征求意見,標準規定了公安交通管理內場中心系統和場外路側設備,基于車聯網/車路協同技術與外部系統或終端設備進行信息交互使用的總體架構、功能、交互對象與數據要求。
26日,交通運輸部公開《公路工程適應自動駕駛附屬總體技術規范》,主要是指導適應自動駕駛的公路工程建設,明確了標志標線、控制與誘導設施、感知設施等路側端各個細分領域的總體技術規范。
賽文點評:
智慧高速乃至智慧交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相關規范或法規的約束,國家相繼出臺技術要求規范,直接劃出智慧交通技術的“高標線”,保證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避免出現良莠不齊等情況。
六、2020年各省市智慧高速建設規劃
早在2018年2月,交通運輸部就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的通知》,覆蓋北京、河北、吉林、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廣東,確定基礎設施數字化、陸運一體化車路協同、建設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等六大方向。
今年11月,交通運輸部陸續公開第二批交通強國試點單位的“試點方案”。
吉林方面,通過1~2年完成國道丹阿線(G331)智慧提升工程需求分析、可研方案和初步設計;通過3~5年,完成智慧工程重點路段實施,公路沿線重點路段視頻監控覆蓋成網,旅游公路運行狀況全面掌握;
四川方面,依托成都繞城高速、成宜高速、成綿(擴容)高速,積極推進智慧高速建設,并建設智慧高速云控平臺,提升車路協同支持能力;
廣東方面,加強公路智能運營養護管理,推進高速公路主要構造物狀態信息采集、巡檢數據管理,應用大數據、圖像識別、神經網絡等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數據分析能力;
……
賽文點評:
在建設交通強國的政策下,各地區紛紛投入交通系統改造、建設智慧交通的工作中,并定下相應的實施方案和工作要點,得到了交通運輸部的肯定,為建設交通強國奠定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其他省份也紛紛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關試點任務方案,得到了交通運輸部的同意,參與到這場大運動當中。
這場如火如荼的運動,展示出全國各地對建設交通強國的熱情和自信心,爭做交通強國、智慧交通的引領者和示范者,同時促進了相應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出大量的工作崗位。
七、走在建設智慧高速的前列——先看浙江,再看江蘇
今年3月,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發布《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暫行)》,對目前建設智慧高速缺乏規范性、指導性技術文件,結合以往實踐試點項目的經驗和既有研究成果,給出相應的指南。其中,還囊括了重點試點項目滬杭甬高速公路智慧化改造建設、杭州繞城西復線智慧公路建設、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智慧高速公路測試場建設方案、營運/改(擴)建智慧高速建設調研工作要求等五項資料性附錄。
11月,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發布《江蘇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技術指南》,為深入指導建設智慧高速公路,推進高速公路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普通能力和服務水平,制定出技術指南。
賽文點評:
浙江、江蘇兩省,在今年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方面動作頻頻,兩份指南,都結合以往試點項目的建設經驗和技術標準,不僅是對兩省各自的智慧高速建設指明方向,更是向全國智慧高速建設,給出有效的參考經驗,起到示范代表作用。
八、科技巨頭勇爭智慧高速“新信標”
智慧高速的建設,離不開算法處理、大數據應用等新型技術,早已擁有相關研發經驗的科技巨頭,將目光投到智慧高速及其他智慧交通相關領域。
阿里方面,主推“云控平臺”、“視頻上云”、“在線計費”、“車路協同”等解決方案,和四川交投聯合研發的智慧眼·智慧高速綜合管控平臺,實現了全自動事件驅動的路況監控方式和路況事件感知與處置自動聯動閉環;
騰訊方面,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的智慧交通專場中,騰訊云智慧高速公布兩大方案,并發布運營平臺,推出收費稽核產品;
百度方面,在百度Apollo生態大會上表示,百度從智慧高速公路的基礎要求出發,探索全時空要素監測、主動安全管控、普惠伴隨服務、挖掘數據資產運營的新模式;
……
賽文點評:
科技巨頭紛紛投入包括智慧高速在內的智慧交通領域,說明在該領域中,存在大量創造和發展空間。一方面在政府及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完成產品從技術構想到現實成品的快速躍進,搶占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企業主動承擔其相應的社會義務,也進一步加深了與政府及相關部門合作,提升企業品牌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九、賽文研究院聯合阿里云發布《2020智慧高速市場觀察報告》
8月21日,賽文研究院聯合阿里云發布了《2020智慧高速觀察報告》。
報告從何為智慧高速、智慧高速的整體框架、云控平臺、收費系統上云、自由流AI稽核、自由流在線計費以及未來的智慧高速公路等六大方面,詳細的介紹現在智慧高速市場的發展情況和方向。
賽文點評:
《2020智慧高速市場觀察報告》,較為全面的解析了目前智慧高速市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趨勢和提升方向,同時也給那些仍未辨清行業風向、還在觀望的企業提供了一份值得考究的行業情報。
十、年關大動作|交通運輸部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
12月30日,交通運輸部為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推動《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發布《交通運輸部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
文件部署了要加強自動化駕駛技術研發、提升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推動自動駕駛技術試點和示范應用、健全適應自動駕駛的支撐系統等四個方面主要任務,并提出了自動駕駛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自動駕駛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積極進展,道路智能化、車路協同等技術及產品研發和測試驗證取得重要突破;出臺一批自動駕駛方面的基礎性、關鍵性標準;建成一批國家級自動駕駛測試基地和先導應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場景實現規?;瘧?,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落地的發展目標。
賽文點評:
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新五年規劃的前夕,頒布《交通運輸部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從而確?!吨悄芷噭撔掳l展戰略》深入實施,表明了國家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落實和智慧交通的建設給予厚望。
從這個時間節點,可以看出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依舊會是未來交通運輸的重點發展方向,在指明發展道路前進方向的同時,也鼓勵更多的地方政府和各地企業,積極地投身于建設交通強國的行動中來,加快相應產品和技術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