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地鐵8號線和廣佛地鐵沖上熱搜榜,同時也悄悄“走進”日前舉辦的2020世界5G大會?!吨袊茖W報》記者獲悉,將白云區西與廣州市中心連成一線的廣州地鐵8號線北延段,成為國內首條跨越地級行政區域的地鐵線路,也是廣東省內首條實現5G覆蓋的地鐵線。
廣佛地鐵集團總經理鐘銓介紹,廣佛地鐵的5G網絡實測下載速度達到每秒824Mbps,上傳速度達到每秒76Mbps。
“通過100個夜晚的奮戰,工作人員在11月3日前建成了32個5G基站,比原計劃提前了4個月。”鐘銓表示,“我們不在乎 ‘首條’,在乎的是我們做了,并且把它做成了!”
有了5G、人工智能(AI)、云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集中應用,智慧交通走到“風口”成為共識。就在2020年8月,交通運輸部對5G協同應用作了專門部署,提出打造智慧公路、智慧鐵路、智慧港口等智慧交通基礎設施。
5G的重要應用場景
隨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運營商5G網絡建設逐漸形成合力,智慧交通成為重要應用場景。在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看來,5G將在城市軌道交通及乘客服務、智能運維、高效運營等方面發揮賦能的作用。
“從數據統計可以了解到,人們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過去更依賴GPS進行全球定位,但在5G與北斗技術的賦能下,未來有望實現精準的室內定位??梢哉f,室內場景具有非常廣闊的商業前景。”李德紘表示,5G技術的賦能可以實現城市軌道交通應用場景中的室內導航、換乘指引、車廂分流以及客流分析預測等。
2020年4月,三大運營商及中國鐵塔與江蘇省交通部門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探索5G在智能公交、智能軌道交通、智慧物流領域以及地鐵、機場、車站樞紐等多個場景的應用。
中國聯通子公司聯通智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然懋也表示,希望在5G時代,把創新和智慧應用到交通行業。
“5G網絡的引入,使高清攝像頭在公路監管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張然懋介紹,引入AI智能識別以后,可以快速識別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小轎車的行駛軌跡、速度等,幫助交通管理部門提高管理效能。
據張然懋介紹,通過對傳統交通路口實施改造,部署相應的高清攝像頭、路側感知設備,利用集成識別,已經幫助交通路口行駛的車輛“看到”超視距范圍內車輛來往情況。
而5G海量物理連接的功能,讓感知擴展到整座城市成為可能。“通過對一個城市的全面感知和AI智能集成,可以實時了解這個城市所有交通及道路基礎設施狀況,為城市管理部門提高管理效能助力。”張然懋說。
顯然,僅有5G是不夠的。在張然懋看來,面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5G不僅僅是一個網絡,它更應該代表在5G網絡條件下的多種技術應用,包括AI、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邊緣計算等,各種技術疊加在一起,為人類創造一個新的信息化應用環境。
產學研合作正在加速
2020年被認為是智慧交通落地的關鍵年。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未來五年我國智慧交通將保持13%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到2024年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5萬億元。
產學研合作是推動5G等技術創新發展和落地的有力舉措。
論壇期間,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分別與佳都科技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據悉,佳都科技與前者將開展基于軌道交通以及智慧交通等產業方面技術研發、課題申報、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合作;與后者將共同成立未來城市研究中心,對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智慧軌道交通領域的前沿技術進行研發。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產品二部總經理汪建球也介紹,中國移動也在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包括與高校成立聯合實驗室、聯盟等,加強產業協同,構建5G 新生態。
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兼水運局局長李天碧也坦承,5G、AI、大數據等正加速賦能交通運輸這一傳統行業,涌現出一大批新裝備、新應用,如自動駕駛汽車、智能船舶、無人機以及城市大腦基礎設施、自動檢測等,智慧交通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感到推動5G等新技術進一步發展和應用還面臨諸多挑戰,比如成本相對較高、與業務融合程度不深、網絡安全風險不斷加大、治理規則有待完善、技術監管手段相對滯后等。”他補充說。
“這需要各方通力協作,共同尋求破解之道。” 李天碧強調。
建5G專網成為爭論焦點
隨著5G商用的加速,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的特點將為各個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行業對5G專網的需求更加迫切。
雖然廣佛地鐵實現了5G網絡覆蓋,但華為5G戰略預備隊首席技術官周定輝認為,這才是第一步。“下一步,針對更多的應用可能會提出更高的安全性要求。這個階段可能會考慮由地鐵公司進行5G網絡資源的獨立建設,能夠形成一種不同于公網的差異化的服務企業的能力,最終還是會走向專網建設的道路。”
所謂5G專網,是指專門用于特定行業或企業的移動通信網絡。2020年4月,廣東省九部門印發《關于應對疫情影響進一步促進信息服務和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向國家申請專用頻段,用于在政務、公安、應急管理、電網、高速公路等重點行業和領域試點建設10個以上5G專網。
如何建設5G專網?周定輝認為,要考慮到3方面因素:價值業務是什么、頻譜從哪里來、采用的商業模式如何實現收益。
他進一步解釋道,一是業務驅動,不同的地鐵公司所處的階段不同,所關注的重點不同。因此,他建議,先易后難、急用先上,選擇合適的應用是第一步。二是頻譜,一方面要基于跟運營商合作的頻譜,另一方面基于自身專用的頻譜。三是商業模式,如何在與運營商的合作中,確保產業鏈上的各個合作伙伴獲得足夠的效益。
作為國內第一個發布5G專網的運營商,中國移動推出5G專網“優享、專享、尊享”三種模式。“公網與專網的應用場景不同,彼此之間需要協同和融合。”汪建球表示,“真正純粹的專網,站在運營商的角度看,運營的價值較低。”
據悉,我國目前沒有5G專網成熟的商業模式、收費模式及運營模式可借鑒,需要運營商同設備商、業務提供商以及客戶共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