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我國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審核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建議,至此,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在這個五年規劃中,“平安中國”一詞首次單獨作為核心關鍵詞出現,值得相關產業和企業的關注與重視。
“十四五”規劃的重點主要包括:推動數字產業化、推進產業數字化、服務數字化治理,推廣數據管理能力國家標準、加強數據和網絡安全、全面提升數據服務的能力等。其中,“平安中國”建設更是成為“十四五”規劃的關鍵部分,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當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國急需處理好國家安全和城市安全等社會經濟領域的重大問題,加強社會治理,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
“十四五”規劃推動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
中央提出要在加強基礎工作,提高基層治理能力上下功夫。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強化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好社會穩定。
但“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平安中國”和“社會治理”,不僅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政府頭部工程,更是關乎國家和諧穩定發展與人民生活幸福安居樂業的切實保障,需要全社會各個生態單元來共同參與。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安防企業、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服務商紛紛加入到數據資源、技術能力、產品研發的競爭合作各環節,共同促進數字經濟和平安中國的建設。
“平安中國”建設要求安防軟件深化應用
如同智慧城市的建設一樣,數據也是“平安中國”建設中最核心的原料。這些數據來自于千行百業的基礎信息,以當下數據來源廣泛的視頻圖像為例,視頻圖像由于包含大量的物聯感知信息,基于圖像智能分析構建智慧城市數據底座的系統架構,已成為規劃建設的主要方向,目的是打造城市的“視覺中樞”并賦能社會基層治理。
但不論是以數據貫通為本,對城市治理進行換腦換血手術,還是以實際應用牽引,對各類場景進行升級賦能,都需要前端圖像采集和后端數據分析。圖像采集的發展趨勢是通過智能終端或邊緣智能提升基礎設施,只有將城市每個區域的視頻進行智能化分析,才能支撐數據中心進行數據治理和知識推理等工作。而這種前端圖像采集和后端數據分析能力對安防系統軟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統軟件需要持續的數據輸出服務以及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
而在當下,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快速應用和發展,正推動安防系統軟件平臺的價值遷移和深化應用,開始從視頻監控系統轉變為數字信息服務系統。人工智能可以對基礎設施和社會安全運行的態勢準確感知預測,通過AI人工智能技術將圖像解析為結構化的目標特征和行為信息,與具體的業務信息匯聚貫通,使得安防系統平臺煥發出更具價值的生命力。
AI開放中臺賦能千行百業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行業化和定制化已經成為安防平臺軟件面臨的主要問題:行業化——向具體的行業應用垂直深入,整合的功能和業務越來越豐富,越來越不像安防系統;定制化——圍繞不同項目和客戶的具體應用需求,快速響應,精準服務,主要涉及數據融合和業務管理流程。
那么,如何讓安防軟件快速賦能千行百業?安防企業給出的答案是AI開放平臺。AI開放中臺的主要作用是對上層應用平臺提供開放聚合的智能分析計算的能力和標準應用接口,包括算法服務能力、視頻支撐能力、數據存儲能力、服務資源能力、場景應用能力等。AI開放平臺為了降低開發者的使用門檻,大多能提供免費的公用硬件資源、標準規范的開發語言以及快捷易用的操作方法,有些經驗的開發人員只要提供大量的樣本,就能通過AI開放平臺針對自己的應用需求進行優化和改進。
基于AI開放平臺,企業可以選擇聚焦核心技術突破,針對具體應用場景進行圖像分析和訓練標注,也可以選擇與AI生態伙伴合作,基于第三方的成熟優秀的AI技術,自己專注用戶的業務應用。目前,軟件算法的開源優化和芯片算力的快速提升使得人工智能形成了真正開放的巨大生態。而AI安防平臺的推出,也為安防企業和AI企業快速普及、加速技術孵化演進、鼓勵行業應用創新和擴大商業版圖布局,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以天地偉業的社會治理解決方案為例,前端產品主要是用于邊緣節點計算的AI攝像機,云端產品主要是人臉識別比對服務器、圖像結構化分析服務器、行為分析服務服務器。融合在前端產品和云端產品的算法可以持續升級優化,還可以根據客戶的特殊需求進行定制,原因就是基于AI開放平臺實現了算法分析和業務應用的獨立,通過標準統一的接口,讓合作伙伴專注各自的領域,結合行業具體應用需求和承載的硬件資源,實現靈活快速的優化配置,為不同行業不同場景提供了最優性價比的組合方案。
展望“十四五”和“平安中國”建設
基于數據治理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是“創新社會綜合治理、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著力點,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離不開數據治理,需要用數據說話,用數據創新,通過AI開放平臺可以加速數字政務、數字經濟、數字城市的建設,一方面幫助應用軟件利用數據成果快速迭代再造管理流程,一方面讓算法算力資源聚焦應用場景挖掘更多價值。
“十四五”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擴大內需,科技自強”的需求已變得更為迫切,安防企業要積極抓住這次國家戰略帶來的機遇,加快業務轉型,引領“人工智能+數據智能+產業智能”全面升級,不斷推動人工智能在服務智慧城市、社會管理、城市治理及產業數字化中發揮更大作用。
安防企業則需要結合行業優勢,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手段,聚焦技術創新、模式創新與資源創新,專注社會治理工作常態化、治理覆蓋全域化、治理中心可視化、決策決議數字化、服務調度精準化等諸多層面的高質量升級,要實現資源整合、打破壁壘、多網聯合,提高全息感知精度、綜合服務能力以及事件處置效率,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城市生活的平安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