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
此次中央經濟會議定調了2021年宏觀經濟政策,強調"新發展格局"、"需求側管理"、"產業鏈自主可控"、"新基建"、"租賃住房"等重點內容,并提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
當下的安防行業已經是社會經濟發展中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為社會基礎設施的屬性正在加強,與中央經濟會議提出的諸多重點內容緊密相關如"新基建"、"租賃住房"、"科技創新"、"產業鏈自主可控"等領域緊密相連。
投資領域
近兩年中央一再強調"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
2020年自中央提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政策,地方紛紛加速布局新基建,持續加碼"新基建"政策持續落地,廣東、湖南、湖北、山東等數字經濟政策已經落地。
云南省出臺的《云南省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打造數字工廠、無人車間、無人生產線、無人采礦、自動駕駛等20個重點應用場景,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福建出臺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將從新網絡、新技術、新算力、新安全、新融合、新平臺等六個方面發力,加快構建數字化、智能化、集約化、綠色化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隨著政策落地,政策效應將在2021年得到更加集中的持續顯現;另外,與之相伴的《交通強國建設》也在各地實現從政策向落地持續推進;作為國民經濟的壓艙石,房地產經歷2020年下半年復蘇,2021年將持續向好,同時租賃住房政策以及老舊小區改造都將引來新高潮……
安防作為"新基建"、房地產等領域的配套工程,隨著國家在這些領域的投資加快,勢必推動行業快速發展。
消費領域
根據國新辦18日發布會, 2020年盡管受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沖擊,但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達到54.3%,為近年來的最高水平。近些年國家在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并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尤其是經歷2020年疫情,線上經濟、非接觸訴求等因素的推動,以信息智能消費為代表的新興消費形式增長快速,同時伴隨消費升級趨勢,互聯網消費、體驗式消費、個性化消費更加普及。
據《2020下沉市場智能家居消費洞察》統計,智能家居產品中電子鎖、智能取暖器、安防攝像頭成了2020全民都愛剁手的"智能三大件"。以80后、90后為主力的信息智能消費已經深入人心,安防領域便是其中鮮明例子。
并且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云端產品的融合以及AI的賦能,使安防智能前端越來越豐富,再加上5G、光寬帶時代的來臨,以泛安防為重要發展目標的消費安防產品必將迎來又一次發展高潮。
出口貿易
據商務部最新消息,2020年我國全年貿易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全年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
2020年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受中美貿易反復摩擦,或多或少對安防出口帶來負面效應。但整體情況來看,基于我國完整的產業鏈條以及強勁的制造能力,這種影響并不大,安防行業內幾家領軍企業2020年海外市場依然向好。
2021年隨著我國安防行業的不斷壯大以及我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深入推進,海外市場將仍是企業發展重要關注點。以中東地區、東南亞等對智慧安防產品需求的持續增長為代表,安防行業對外貿易將依然維持向好動態。
另外,受疫情防控常態化影響,以紅外人體測溫儀產品仍將受到廣泛關注。
從2021年國家經濟形勢來看,持續強勁復蘇將是大概率。安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分領域,行業發展同樣面臨著轉型升級、結構化改革等諸多難題。在國家大的經濟背景下,同樣也需要挑戰新的危機,抓住大趨勢下的發展新機遇,實現行業向新的臺階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