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災備是一種使用安全可靠的數據備份和數據復制技術進行管理、運營和操作的云端災備服務。與傳統的災備服務相比,云災備具有投入成本低、運維靈活、資源服務化和多系統應用等優勢。由于優勢眾多,在政府部門及行業內各企業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云災備被應用到金融、政府、醫療、教育、制造等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云災備產品主要有軟件、硬件和服務三種形態,其中軟件產品包括云遷移、云備份、云容災等;硬件產品是云容災廠商將云災備軟件固化至定制的硬件終端中,以硬件終端產品的形式提供給用戶,典型產品為云一體機、備份一體機等;服務產品為云災備企業為用戶提供專業災備咨詢、規劃方案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云災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物聯網、大數據、5G等技術和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數據輸出進入爆炸式階段,在2019年我國大數據產量達到了10ZB,未來在5G商業化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我國大數據產量持續攀升,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50ZB,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1%。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這也為云災備行業發展奠定基礎,云災備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我國大數據進入爆發式增長時期,為保證數據的安全存儲以及有效管理,云災備產品市場需求持續攀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在2019年達到了32億元,未來在云災備技術的完善,云災備市場規模呈現高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5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2.4%。
就市場競爭方面來看,云災備行業參與者主要包括傳統的災難恢復企業和云服務企業,其中傳統云災備企業具備市場服務能力、資源、經驗等優勢,市場占比較高,代表企業有英方軟件、數騰軟件、鼎甲軟件等。在云災備領域布局的云服務企業有阿里巴巴云、騰訊云、京東云等。
新思界產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近幾年我國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5G商業化,使得國內數據產生量爆炸式增長,為云災備行業未來發展做出鋪墊,云災備行業發展前景較好。目前受制于技術問題,我國云災備滲透率較低,但未來隨著云災備技術的成熟,以及終端客戶對于數據安全重視程度提升,云災備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