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校園安全問題的不斷涌現,將高校安防建設不斷推向制高點。各大高校安全防范意識不斷加強,陽光校園和智慧校園建設需求明顯提升,如何提升高校安防管理和服務水平成為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成為建設重點。
隨著傳統安防技術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融合,安防的智能可視化管理成為管理的核心,傳統安防開始進入智慧化管理時代。
高校安防體系建設旨在從教育防范、人員管理、車輛管理、消防管理和系統運維方面提升高校安保管理和服務水平。
一、防范區域分類:
重點要害部位。涉密國家秘密項目場所、機要室/檔案館、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值科研設備存放場所、核生化爆生產使用存儲場所財務中心/資金結算中心、食品加工存儲場所、中心機房水泵房變電站、鍋爐房、校醫院藥房、校內文物。
重點公共區域。校園周界、校園出入口、主干道和交叉口、圖書館辦公/教學/科研場所、校園制高點、校廣場、食堂體育場館、會議中心、活動中心、校醫院、電梯宿舍、校招待所、機動車停車場、非機動車停車場。
一般安全區域。普通道路和交叉口、池塘/湖泊/河流/山坡/綠地樓頂、消防通道、逃生通道、校園大門外區域。
二、防范區域場景設計
防范區域監控應用
1、預警防范。在校園圍墻、水域河道、室內走廊等區域,采用攝像機一級監測,一旦發現異常,即可啟動活體檢測預警語音提醒。若發生危險情況,報警位置可實現可視化直觀展示,可結合網格化完成高效處警。
2、人員管理。針對外來人員、校內師生以及重點人員進行分類有效管理。
人員檢索:根據人臉部及人體特征條件手動篩選,檢索目標。
目標布控:建立多個重點目標庫用于對重點人員進行布控,及接受告警。
人員追蹤:對重點目標視頻追蹤,目標再次出現時提示查看實時、歷史畫面。
軌跡檢索:對導入圖片進行檢索,檢索到目標后進行模擬軌跡檢索。
3、人像數據應用流程。
人像來源:入學人像采集儀、校園內視頻監控、校門口視頻監控、人證比對設備、手機照片。
人像庫:入學人像采集庫、黑名單庫、白名單庫、校園人員抓拍。
人像算法:靜態比對算法、動態比對算法。
人像應用:校園人員身份核驗、校園人員軌跡、布控告警、落腳地分析。
三、運維管理
1、集中化狀態監控。集狀態監控、故障確認、故障上報為一體。提供對視頻異常點位進行二次巡檢,支持通過NTP協議,實現對監控點、編碼設備進行校時;支持校時偏差自定義,提供系統自動校時功能。
2、超過14類視頻質量診斷項目。支持錄像巡檢和詳情查看功能;支持錄像斷續頻次統計;支持未錄像時長統計和歷史錄像情況統計,硬盤運行情況輕松了解,設備密碼設置安全風險智能提醒。
3、可視化業務拓撲。系統能夠對支持SNMP協議的服務器、網絡交換機、網絡路由器等IT設備開展自動化的拓撲管理。支持拓撲顯示設備關系,以網絡連接的方式顯示各設備間的物理鏈路或邏輯鏈路。通過網絡拓撲方式實時展現鏈路的負載以及流量情況。
四、關鍵技術
深度學習算法優勢。
采用深度學習局部特征分類建模,將人臉角度、缺損影響降到最低。
深度學習多層特征提取建模,細化人臉特征模型,識別相似人臉的細微差異。
不同場景、環境、年齡樣本大數據訓練,提高不同場景、環境下人臉識別準確率。
采用監控場景人臉進行訓練,并用于監控場景,識別準確率隨著訓練樣本提升不斷升級。
五、系統優勢
1、校園安保智慧升級。人臉通道、人臉宿管、人臉門禁等業務采用了人臉識別智能設備,以人臉作為師生身份核心標識,提升校園安保等級。
2、事前預防防優于治。業務中的校門口黑名單、陌生人報警、宿舍歸寢數據統計等輔助校園安全管理的事前管理,將校園安全的不確定因素制止在事態發生之前,健全校園安保體系。
3、業務覆蓋面全。人員管理、車輛管理、宿舍管理、報警求助等業務覆蓋校園環境中各方面,統一管理,綜合調度,加強校園安保工作的應急聯動。
4、業務場景可視化。2.5D、3D地圖的業務場景應用,以GIS可視化地圖作為平臺核心,模擬真實業務場景,提高校園安全管理實戰有效率和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