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傳感及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安防行業的產品正在向集成化、標準化、智能化的領域不斷發展。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安防行業總產值從2015年4860億到2019年8260億,安防企業收入逐年增長,總體增長率超過60%,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其中安防運維和服務市場在2019年達到了660億,較上一年540億增長率高達20%,領先于行業年平均增長增速。
當前,在5G、 AI、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驅動下,智能安防產業變得越來越開放, 單一視頻監控已經不能滿足多元化的安防業務需求。與此同時行業巨頭積極向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實現規模拓展與利潤最大化。在這種環境下,作為安防行業“新入局者”的運營商如何發揮長處,在強者林立的市場搶奪一杯羹,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5G技術加持,智慧安防嶄露頭角
安防行業是為了滿足社會安全需求而崛起的行業。近幾年公眾可以明顯感知到,攝像頭逐漸遍布公共空間的每個角落,社會治安變得越來越好,生活變得越來越有安全感。家中有兒童、老人的人們,逐漸傾向于在家里裝上一個攝像頭,以便遠程實時關注家中情況。即使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各種看家攝像頭也逐漸普及,成為防盜或者外出務工子女與家中父母聯系的重要手段。
作為全屋智能的第一道門坎,智慧安防近兩年被逐漸重視, 事實上我國的民用安防普及率僅11%,遠低于發達國家的70%,市場空間很大。而5G的到來使家庭安防接入智慧樓宇、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的腳步更快,提供更為穩定和廣義的安全感。同時,當5G全面應用于家居,家庭安防將與家居產品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家居智能生態圈,讓家庭生活變得更安全、更便捷、更多互動。
一直以來,受限于視頻信號數據量大、帶寬資源有限、實時性要求高等問題,4G對安防行業的推動作用并不是很明顯。5G的高速率、大帶寬,其應用于安防行業,將會給后者帶來質的變化。
在監控領域,5G網絡正式商用后,監控設備將進一步走進8K分辨率時代,這意味著清晰度更高的畫面與更豐富的視頻細節,這使得視頻監控分析價值更高。
在智慧城市項目上,5G的落地也將加速智能安防產業向商用、民用端的全面滲透。例如智慧城市項目,智慧城市作為5G技術與智慧安防結合的典型應用場景,將得到極大發展。屆時,數據采集、分析速度達到微秒級別,從而打破困擾智慧城市項目的“信息孤島”現象,使得萬物互聯得以真正實現。
眾廠商紛紛入局,運營商市場份額被“搶食”
運營商曾是政府安防類項目的主體,然而,隨著安防商用和民用市場需求的大幅增長,安防頭部企業紛紛調整戰略。諸如,??滴炇劳衅鋸姶蟮囊曨l能力為個人、家庭和小微企業用戶提供可視化安全為基礎的關愛、溝通及分享服務;上海市保安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推出的“淘安網”是以“淘安全”為核心的線上服務平臺,基于“互聯網+”思維設計,打造智慧公安和全民安防的模式閉環;聲迅股份在2020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成為安防運營服務領域上市公司,其將金融行業運營服務經驗在學校、醫療、軌道交通以及郵政寄遞等行業復制深耕。
隨著安防巨頭逐步向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進行轉型,向客戶提供從前端到后端的整套產品,兼具設備廠商、集成商與工程商的能力,直接壓縮了運營商的利潤空間。運營商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面對安防巨頭們的“虎視眈眈”,運營商該如何把握市場呢?
首先,當前環境下,政府安防需求持續向二三四線城市下沉,運營商成為二三四線城市安防建設的“主力”。
據中國政府采購網公示,以“雪亮工程”中標公告為關鍵字,統計了2021年1—2月“雪亮工程”共計中標成交57個項目(部分項目有超過1個供應商),其中運營商占比54%;中標金額方面,2021年1—2月“雪亮工程”項目成交金額達49億元,其中運營商中標金額占比高達90%,仍是“雪亮工程”主體供應商??梢?,對于超大型項目運作,運營商巨大的規模、充足的資金與強大運營能力還是能夠得到政府的青睞。
其次,公眾市場也是一片“藍海”。商用、民用市場是安防企業待開墾的沃土。智能安防滿足了不少商業客戶的升級需求,如疫情期間,一些商業用戶對紅外測溫攝像機及非接觸式門禁需求激增。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安全防范意識的加強,家庭用戶對安防問題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家庭用戶愿意為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紅外入侵探測器、聲光報警器等產品設備付費。用戶可直接通過手機App隨時查看家中情況,以遠程照看老人、兒童以及防火、防盜等。
在用戶觸點方面,運營商手握豐富的集客與個人用戶資源,與視頻安防設備廠商有廣泛的合作,在發展集客與家庭業務的同時通過定制化推廣發展相關視頻安防業務,從理論上說具備先發的優勢。此外,運營商不斷強化5G網絡優勢——積極建設發展云業務疊加完備裝維隊伍,在視頻安防后端平臺及運維方面亦具備良好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