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證書
隨著海量攝像機的前端部署,后端智能向前端智能化遷移大勢所趨。AI技術在人臉識別、車輛識別、人流量統計、人體屬性識別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在安防攝像機中落地使用,在廠家產業推動中已經進入產業化,感知智能時代來臨。
安防攝像機在快速發展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具有智能化功能的安防攝像機廠家、產品型號眾多;攝像機智能能力的定義、范圍不統一,智能化概念濫用;攝像機智能化能力缺少標準化指標和評測體系;攝像機智能化能力適用場景缺乏統一有效對用戶的指導。這些問題的核心是如何定義安防攝像機的智能化水平,如何檢驗這些智能化能力。
為了對安防攝像機產品智能化的不同水平給出確切的定義和評估方法,使得未來產品智能發展走向需求明確,避免智能化概念亂用,規范安防智能攝像機產品市場,公安部安全與警用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牽頭,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云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盾安全技術開發公司、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格靈深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蘇州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欣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安防行業相關公司向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申報了2019年度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組織編制《安防攝像機智能化指標要求和評測方法》團體標準。經過編制組、專家組的共同努力,該標準于2020年11月25日正式發布實施。
安防攝像機智能化指標是指安全防范視頻監控攝像機應用各種算法,對視頻圖像實現自動識別和分析,形成半結構化、結構化特征信息的能力指標。標準對安防攝像機的智能化功能進行了分類和分級,形成攝像機智能化指標體系,量化攝像機智能化能力的評估。
安防攝像機智能化指標分為以下三類:
A類:人臉/人像分析,對人臉和人像等目標信息進行自動檢測和識別分析,包括人臉檢測和屬性識別、人像檢測和屬性識別以及人臉識別等。
B類:車輛分析,對車輛等交通目標信息及車流量狀態進行自動檢測和識別分析的能力,包括機動車檢測及特征識別、車流量統計和非機動車檢測識別等。
C類:事件分析,對場景內發生的行為事件進行自動檢測分析的能力,包括區域入侵、異常行為等。
安防攝像機智能化指標根據不同分析任務、不同應用場景、計算資源消耗等綜合因素將人臉/人像分析指標由低到高分為Ⅰ級、Ⅱ級、Ⅲ級;車輛分析指標分為Ⅰ級、Ⅱ級;事件分析指標不分級。
針對感知與適應能力,標準提出了基本要求,定義了視頻質量診斷與處理、圖像檢測(移動檢測、視頻遮擋檢測)等能力指標,從而便于及時反映攝像機的運行情況,發現故障并檢測惡意遮擋與破壞的不法行為。
同時標準規定了各項智能化指標功能項的評測方法和測試樣本集要求,為建立攝像機智能化指標評測環境提供了標準依據和指導。
公安部安全與警用電子產品檢測中心依據該標準,開展了安防攝像機的智能化指標的評測工作,建立完善的攝像機智能化指標評估體系,為行業內設備廠家提供第三方權威的評測報告。各類生產廠商可基于該標準,規劃安防攝像機的智能化設計,指導安防攝像機的生產。公安等各類用戶可基于該標準,有所甄別的選擇滿足應用需要的具有智能化指標的安防攝像機。
標準的推出和應用,為安防攝像機產品智能化的不同水平給出確切的定義和評估方法,將幫助用戶了解不同產品形態的智能化水平,選擇合適產品,增強用戶信心,正確考察并客觀反映不同使用場景下廠家宣傳的攝像機智能化能力指標水平,同時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能力,對標產業優秀產品,使得未來產品智能發展走向需求明確。
現階段人工智能技術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安防攝像機智能化的能力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該標準基于當前安防攝像機的智能水平現狀對各類智能指標進行了規范化、標準化總結,并為安防攝像機的智能化能力提供技術指導。該標準將聚焦以感知智能為特點的前端安防攝像機智能化水平,客觀反映以算法、算力、數據為特點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前端安防攝像機的應用水平,在未來仍有廣泛的提升空間。
附件列表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