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證書
近日,4名地質調查員因開展野外作業殉職一事牽動各方的心,同時也給人們敲響了野外作業的安全警鐘。9天時間,經過1000多人、數百架汽車、直升機的地毯式搜尋,通過無人機熱成像終于鎖定4名失聯地質人員的位置。
生命的逝去令人悲痛,此次的教訓尤其深刻。在發生人員失聯、定位失衡時,應利用好現有的先進科學技術手段投入救援,以最大程度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值得讓人重視。紅外熱成像作為新興的技術,在泛安防方面的作用漸顯。
01、“紅”出圈的N種賦能場景
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人體溫度監控系統逐漸出現在醫院、學校、商場等眾多公共場所,并帶動紅外熱成像儀需求的大幅增長。Yole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紅外熱成像儀全球市場規模達到76億美元,預計未來3-4年,將有超150萬臺紅外成像儀專門用于監測體溫。
事實上,紅外熱成像儀早就被應用于軍事領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技術不斷進步和產品成本下降,近年來才在民用領域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安防監控:大型城市的鐵路、民航等客運量,在城鎮化率提高的帶動下也大幅提升。依靠可見光監控的傳統安防方式在炫光、閃爍等情況下誤報率過大,不受可見光影響的紅外熱成像儀逐漸成為一眾安防廠商的關注焦點。據悉,??低?、大華等巨頭廠商均已開始布局紅外熱成像市場。
智能駕駛:現下,自動駕駛技術日趨成熟,然當車輛處于眩光、霧霾、沙塵等惡劣環境時,自動駕駛就極有可能變為“危險駕駛”。而基于紅外熱成像儀的搭載,車輛在黑暗、煙塵籠罩的情況下也可看清遠方,大大降低了危險的發生。
智能家居:紅外熱成像雖不能透視,但可以檢測地暖傳導至地板的熱量,呈現地暖位置與走向。另外,裝有紅外模組的智能空調,可感知范圍內的人員和溫度情況,以實現自動調節空調溫度的功能,甚至還可根據人員的方位、坐姿調節風向和風速。
醫學治療:除無感測溫外,紅外熱成像儀還可起到預防疾病發生的作用。一般情況下,人體溫度對稱均勻分布。當患有慢性病時,部分器官的代謝強度會偏低;而有疼痛、炎癥或腫瘤癥狀時,溫度則會偏高?,F今結構影像呈現的CT診療手段只能檢測器官已發生病變的結果。相關診療技術或機器嵌入紅外檢測技術后,解決了“事后治療”的痛點,實現了“治未病”的效果。
警用執法:如此次地質調查員的搜救,在相關范圍內規劃航線,設置搜人或區域測溫模式后,可實現對范圍內的高效監控及目標定位,協助搜集人員進行援助,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間河南陷入澇災時,紅外熱成像夜視儀就已被用于應急救援工作。據了解,洪澇災害發生時,水面往往摻雜各種漂浮物,由此加大了搜救環境的復雜度和搜救難度。而紅外熱成像除起到上文提到的惡劣環境下,提高救援效率作用外,還可遠距離24小時監控水庫等滲漏點、開裂塌方、水流大小/水位、山體滑坡等情況,進一步在精確搜索模式下找到目標物。
隨著紅外傳感器分辨率更高、功耗更低、尺寸更小,探測距離更遠,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域正加大對紅外熱成像技術的關注。綜合來看,基于測溫與夜視的強大功能,紅外熱成像已被廣泛應用于公共安全、消防救援、醫療等領域。
02、悄然打開的市場藍海
說了這么多,紅外熱成像是什么?通俗來看,紅外熱成像儀是將物體發出的不可見紅外能量轉變為可見的熱圖像。通過探測目標發出的紅外輻射,再經光電轉換、處理、數字圖像處理等環節,即可轉變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為視頻圖像,從而獲取相關信息。
根據功能定位的不同,紅外熱成像儀有測溫和非測溫產品之分。測溫類熱像儀一般應用于將溫度測量作為首要的商業和工業領域,例如預防維護、科研、石油化工和醫療檢疫等領域;反觀非測溫類紅外熱成像儀,因其只生成紅外圖像,因此被廣泛用于安全監控、輔助駕駛、夜市導航、執法等領域場景。
根據應用領域不同,紅外熱成像市場可分為軍用和民用紅外熱成像。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數據,2020年全球軍用紅外熱成像市場占比高達63.1%,民用僅占36.9%。
軍用方面,受益于探測距離遠、靈敏度高等優勢,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下,制冷紅外熱成像有望逐漸取代非制冷紅外熱成像產品,從而擴大使用范圍和使用量。
民用方面,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紅外熱成像產品落地應用;與此同時,物聯網、5G、等新興領域的崛起也將推動紅外熱成像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市場需求空間也愈發廣闊。
近年來,多重利好下,軍、民兩用的紅外熱成像儀市場規模均得到較大的提升。軍用領域,中央軍委、國務院等多部門為鼓勵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民用領域,能源部和發改委也緊隨其后,頒布眾多政策扶持集成電路和光電子產業發展。整體來看,國家為行業發展建立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對促進行業長期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可以看見,盡管疫情爆發帶來的經濟危機大背景下,紅外熱成像市場的增長率雖然低于預期增長,但其細分產品熱成像探測器也得到了未有的”曝光“,醫院、各重要交通關口、商場等公共場所隨處可見搭載了熱成像系統,用于監測發熱相關的測溫設備。
不可否認的是,紅外熱成像正成為一個新的市場焦點。全球研究機構Marketsand Markets研究報告顯示,2020-2025年,全球紅外熱成像將以年7.6%的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
03、賽道企業奮起直追
紅外成像是集光學、集成電路/傳感器設計、MEMS工藝、計算機和物理學等為一體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具有較高的資質、技術壁壘。而從陣列規模、像元尺寸、NETD 等專業指標來看,在非制冷探測器方面,國內產品已成功追趕國外,產品性能相差無幾。
當前,我國紅外熱成像儀賽道擁擠,分為軍工、中科院下屬單位和民營三大企業類別。自2020年來,民用領域的擴大也帶動了一批民營企業的崛起,據統計,中國廠商高德紅外、??低?、睿創微納和大立科技已擠進全球十強,市場總占比已達到44%。
高德紅外歸屬于軍工企業,是國內紅外探測器領域的巨頭企業。據了解,高德紅外自主研發的百萬像素級雙色雙波段紅外探測器,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使我國成功躋身于紅外探測器芯片技術的前沿。另外,其生產的無接觸式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已在醫院、學校、商場、寫字樓、重要交通樞紐等均有應用。
瑞創微納,是一家專注非制冷紅外熱成像與MEMS 傳感技術開發的集成電路芯片企業,產品被廣泛應用于軍/民用領域。值得一提的是,在非制冷紅外探測器核心技術方面,瑞創微納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1920×1080@8μm 非制冷紅外 探測器芯片,填補了世界空白。
據麥姆斯咨詢,??低曌庸竞?滴⒂?019年推出的160 x 120分辨率產品,采用了先進的晶圓級封裝技術,大大節約了成本占比較大的封裝材料,同時降低了傳感器的成本,是推動熱成像行業進入”千元時代“的關鍵。
近年來,伴隨著基礎工業和信息產業的發展,國內的紅外熱成像產業也得到了大力發展;同時,在賽道企業奮起直追,各核心技術不斷積累、進步下,我國紅外熱成像產業正朝著自主化、先進化發展。
寫在最后
應急救援任務需要克服惡劣氣候地理條件,而搭載紅外熱成像儀的設備或技術搜救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未來,紅外熱成像儀等技術的力量將在風險防范、應急救援等多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為生命安全筑牢防線。
附件列表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