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證書
2021下半年至2022年初大型體育賽事可謂絡繹不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期舉辦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今年8月份在跌跌撞撞中閉幕;緊接著9月份中旬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在陜西西安隆重開幕;與此同時,萬眾矚目的北京冬奧會籌備工作也進入了最后沖刺階段。
在當前全民體育熱潮下,智能安防作為科技賦能體育賽事活動的最佳候選技術之一,正在從體育場館基礎設施建設、體育賽事活動安全保障,逐漸融入賽事活動舉辦過程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近些年伴隨著AI等新技術的賦能,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安防產品技術正被頻繁應用于體育管理、日常訓練、競技比賽中,不斷推動體育場館及賽事活動向數字化、智慧化方向發展。
一、"拼體力"轉向 "拼腦力" 體育賽事中智能安防重要性日益突出
近些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國內舉辦各類大型體育比賽、國際頂級體育賽事日益增多。這類綜合性體育賽事活動給舉辦地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當地公共安全帶來非常嚴峻的考驗和挑戰。
大型體育賽事活動尤其是國際頂級賽事,涉及面廣、參與人數多、外部影響因素復雜、社會關注度高,如對安全防范問題疏于監管,極易引發安全事故。2013年美國波士頓馬拉松比賽恐怖爆炸致3人遇難100余人受傷,不但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更引發整個社會對體育賽事活動流程及安保工作的深思,促使賽事主辦方和組委會不斷地尋求更加先進及更加全面的賽事安保方案和技術。
在以往的體育賽事舉辦過程中,安全防范更多依靠人防與物防,不但成本高、效率低,還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即使部署了視頻監控系統,也只是純粹的用來威懾警示或者事后復核,并且在查證監控數據時只能依靠簡單人海戰術進行檢索和分析。
特別是近些年,隨著人、物、信息等各種社會要素的流動不斷加快,在大型體育賽事舉辦過程中往往要面臨愈發復雜化的公共安全形勢與極端化的突發事件,過往的人海戰術已經無法滿足當前賽事安保工作的需求,亟需新的智能化技術實現對賽事進程中的實時視頻內容分析、異常信息探測、風險因素預測等新要求。
當下,人工智能與安防系統的融合落地正當時,不但解決了大型體育賽事安保中面臨的諸多難題,讓賽事安保從過去 "拼體力"轉變為"拼腦力", 更讓過去視頻監控從"看得到"邁向了內容"看得懂"的水平,極大提升了賽事進程中安保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隨著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生物特征識別算法的應用走向成熟,在體育賽事活動舉辦過程中,特別是大型賽事活動,面對龐大的人流量及復雜的數據信息流,智能安防系統借助AI圖像識別技術與大數據分析不但能夠實現在海量的數據中篩查出有價值的線索,更能夠依據這些數據信息實現對可疑人員的有效布控,助力賽事安保部門實時掌握賽事的安全態勢,有效預測、預警、預防賽事進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全力保障體育賽事活動安全順利進行。
二、從安全向管理延伸 智能安防正走向體育場景化應用的深處
AI技術的融合應用讓傳統的安防系統發揮出更大的價值,AI+安防帶來了更廣泛的感知與認知,并伴隨著智能安防在體育領域應用與實踐,落地到體育場館、賽事活動以及體育賽事管理等更多細分場景中。
1.人臉識別助力出入口身份識別
賽事舉辦場所一般要求為封閉或者半封閉狀態,因此對入場人員進行身份核驗是非常必要和嚴格的。以往賽事活動中,安保人員大多通過目視檢查,效率低且準確性不高。
如今,基于人臉識別精度的提高,在體育場館出入口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與門禁系統融合,通過抓拍人臉與預先錄入的人臉身份庫比對,在實現人員身份核驗的同時,實現出入口門禁系統的開啟。同時,系統還可以在人臉的基礎上搭配IC卡、指紋、指靜脈、掌紋、虹膜等多種方式做組合驗證,進一步提高安全性。
在本屆東京奧運會的多個比賽場館出入口就應用了人臉識別身份驗證裝置,達到實現自動驗證進入場館人員身份的目的,即使多人快速通過,識別系統也能非常順利地完成認證并打開出入門禁。
2.圖像分析融入出入口安全檢查
為防止危險物品被帶入場館,防爆安檢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大型體育賽事活動中保障安全的一個關鍵環節。
目前來看,大型體育賽事活動中安全檢查設備主要包括金屬探測安檢門、X光安檢儀以及手持式金屬探測器,另外還有車輛安檢設備-自動車底檢查系統等。
隨著AI技術融合應用,安檢過程中的智能分析已經落地應用,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將安檢圖片結構化,從而智能識別圖像中的違禁物品,提升安檢準確率。
同時,安檢系統通過軟件平臺實現安檢數據實時上傳,打破傳統安檢系統信息孤島,實現安檢系統與視頻監控等其他業務系統的信息融合,構建人物匹配、視頻聯動等綜合安保體系。
3.AI+視頻技術融入體育深處
在AI技術賦能下,無論是在體育賽事活動中,還是在體育場館安防系統建設中,視頻監控都已經無處不在。
以體育場館中的應用為例,AI+視頻監控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實現靜態、動態、軌跡的識別,可以實現人群統計、個體追蹤、禁區管控、異常行為分析等等,形成重點場所及區域的安全布防。
與出入口身份識別及安全檢查不同的是,在AI賦能下,視頻監控系統正突破原有的"安全防范"概念與體育賽事活動深度融合,在滿足體育賽事活動管理的同時,實現技術應用與場景落地的不斷溢出,諸如助力裁判打分,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通過感知球員肢體運動信息、賽場戰術演練信息等,實現數據信息匯聚與分析,以提高教練、運動員對體育賽事的認知,輔助賽事進行或體育訓練等等。
在本屆東京奧運會體操項目上就引進了AI評分輔助系統, 據了解,該系統以視頻圖像為基礎,通過AI對運動員動作做出分析,并結合過去比賽數據,遵照評分標準,判斷運動員技術動作的完成度,同時該系統還可讓觀眾通過畫面了解更多比賽細節,提高比賽的觀賞。
三、"智能體育"新方向 智能安防在體育領域中應用迎來新機遇
產品技術創新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應用場景下的新需求反過來促進技術創新,提高了行業及企業對未來體育應用市場的新期許。AI+安防能夠融入體育場景化應用的深處正是基于這種良性循環,在滿足體育領域現有的安全防范市場需求下持續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
我國正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砥礪奮進,國家不斷出臺促進體育事業和產業發展的文件政策,持續深化體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9年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2.5平方米;"十四五"時期,國家將推廣公共體育場館平戰兩用改造,在全國新建或改擴建1000個左右體育公園。在這期間我國還將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2年杭州亞運會、2025年成都世運會以及足球世俱杯、亞洲杯等一系列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相應的體育場館、場地也正在加緊規劃設計、建設施工中。
體育場館、場地等基礎設施迎來建設高潮以及重大體育賽事的舉辦,勢必將帶動作為配套建設項目智能安防系統的新需求,體育賽事領域的增量應用市場依然值得安防行業持續關注。
除了增量應用市場,伴隨著數字化浪潮的來臨,體育場館及賽事活動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帶來的存量增值市場更值得行業期待。特別是"智能體育"的提出,將讓AI+安防在體育增值應用市場擦出更多火花。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信息技術,推進全民健身智慧化發展。";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中也提出大力發展智能體育,培育在線健身等體育消費新業態。
智能體育不但涵蓋原有體育場館的智慧化升級,提升體育參與者自助式的智慧化體驗;更包括場館借助智能化軟硬件,實現數字化轉型,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例如即將來臨的冬奧會,組委會正構建基于5G的能源管理、設備檢測預警、安防管理、交通調度等,實現智慧場館的可控、可視。
同時,體育場館運營方或者體育賽事活動組織方還可通過基于AI+視覺技術實現體育參與者的各種運動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比如肢體動作、運動頻率、運動狀態等,從而提供更加針對性運動指導、體育營銷等增值性服務。
另外,隨著5G技術、4K/8k超高清技術更廣泛的應用,體育賽事運營除了提供更高畫質的賽事直播,更可借助VR\AR技術的應用實現互動式、沉浸式觀賽新體驗。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雖然傳統線下體育賽事受到影響,但體育新模式、新業態迅猛發展,個人及家庭式體育智能軟硬件產品層出不窮,以近兩年興起的健身鏡為例,其通過AI攝像頭及運動算法識別,實現人機交互,幫助用戶實現科學健身。
四、智能安防在體育領域落地應用面臨的難題與挑戰
今年8月3日,國務院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要求持續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新建或改擴建2000個以上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公共體育場館等健身場地設施,數字化升級改造1000個以上公共體育場館。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推動智能體育發展。
體育市場熱潮再次被掀起,智能安防在體育領域增量市場與存量增值市場將迎來更大的增長空間。但機遇往往與挑戰并存,智能安防與體育融合應用得愈加緊密,難題和挑戰也愈加明顯。
1.體育賽事及場館特殊性 對智能安防要求高
體育場館或者體育賽事活動,要實現科學、安全、智慧的經營和管理,離不開智能化安防系統的建設。
然而體育場館作為一種特定的建筑,具有空間大、人員密度大等特殊性,在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活動中,進出人員復雜、突發事件多,智能安防系統需要滿足大量人員車輛在同一時間進出場館的可視化管理要求,更要為重點人員的安全防范提供安全冗余。
另外,智能安防系統還要為場館票務管理、商務運營等提供數據支撐和業務參考,實現系統數據增值。
2.小眾市場需破解長尾場景難題
相較于公安、金融等領域,體育領域應用對于安防行業而言屬于小眾市場,尤其是體育賽事活動舉辦不具備長期性,或者體育活動參與者偶發性與個性化更強,導致業務信息化、在線化的水平不足,可能存在數據缺乏積累或者數據質量較差等等問題。相應的基于視覺技術下的AI模型及算法就不容易搭建,這需要結合業務經驗,制定更加精細化的數據采集,以解決小數據、小樣本的問題,破解長尾場景難題。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單一場景下的非結構化視頻圖像并不能對體育賽事或者體育訓練產生多大的輔助效果,最終還需要將視頻圖像資源進行結構化、精細化處理,并結合運動員日常訓練的數據統計及其他多維度的數據資源,形成綜合性的解決方案,才能體現AI+視頻技術的真正價值。
3.數據安全及合規性需要格外關注
近段時間不斷爆發數據泄露事件,引起社會對數據安全問題的重視。同樣,在大型體育賽事活動中出現的人臉識別等身份核驗系統,涉及到眾多參賽人員、相應工作人員以及媒體記者的個人身份、生物特征等隱私數據,需要賽事組織方和技術支持單位格外注意。再加國家政要、明星人物也會出現在大型體育賽事活動中,如果出現數據隱私泄露,影響更為惡劣。
今年9月《數據安全法》實施,11月《個人信息安全法》落地,網絡安全與數據合規立法體系正逐步完善。數據作為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要素,數據獲取與使用合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體育智能化推進過程中,互聯網企業、人工智能企業在涉及到數據使用權、歸屬權問題需要格外注意。同時出于數據安全的考慮,歸屬于不同主體的數據往往很難實現流動和融合打通,因此可能會限制數據的獲得與應用,相應的智能化落地就有可能大打折扣。
五、結語
隨著我國體育產業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在新一輪數字科技革命推進下,產業數字化轉型將持續加快。作為體育數字化變革的重要技術支撐,智能安防在推動體育場館及體育賽事活動走向智能化深度應用進程為安防行業發展開辟了新天地。智能安防與體育的深度融合值得行業期待。
附件列表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