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證書
【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近年來國家政策的陸續出臺,大數據中心逐漸成為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備受各界高度重視。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產生的海量數據對數據中心負荷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數字技術全面持續向各領域滲透的局勢下,算力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愈發迫切。
大國區域落差明顯
“東數西算”產業萌芽
據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的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我國數據增量年均增速超過30%;2019年我國產生的數據量約占全球的9.3%,居世界第二。
隨著數據總量的爆發式增長,中國儼然成為全球數據資源大國。無論企業還是國家競爭,海量數據以及先進算力的占有率將決定數字時代發展的主動權,數據資源無疑是中國一大優勢。
但從我國情況看,數據中心大多分集中在東部地區,中部、西部及東北地區總占比不超過三成。數據需求過度集中,同時局限于成本等問題,東部大規模承載運算產業能力有限。反觀西部地區,空間資源廣闊,表現出較強的互補性。
因此,繼“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后,中國再次啟動超大規模新基建工程“東數西算”。構建數字時代“新版圖”,一張“算力網”正徐徐鋪開。
政策定調企業加速布局
數據中心市場加速成長
“東數西算”,簡單而言即是指將東部的數據傳輸到西部進行計算和處理,進行全國范圍內的資源調配。近日,“東數西算”概念火爆各大產業和資本圈,而這一國家戰略格局的形成有跡可循,政策東風早已吹起。
2021年5月,四部門聯合發布《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提出布局全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啟動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構建國家算力網絡體系;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甘肅、寧夏等地區布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加快實施“ 東數西算工程”等;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帶動數據中心相關產業由東向西轉移。該文件的正式落地也標志著“東數西算”項目將正式拉開序幕。
“槍響”之前,已有不少“敏銳”的互聯網巨頭玩家提前布局,搶得項目“入場券”。包括阿里、騰訊、華為在內的互聯網企業、云計算廠商等及三大運營商均開始布局相關產業,不少企業已在工程中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落地相關數據中心。
各地也紛紛發聲支持,加快布局建設投資。如寧夏將從降低電價、資金支持、稅費減免等多方面支持大數據產業做大做強;
貴州省以節點建設為抓手,構建‘粵港澳-貴州-成渝’數據走廊,服務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東部地區算力資源需求;
京津冀、粵港澳、成渝、內蒙古等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也在電價、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加快新型算力基礎設施布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截至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每秒一萬三千億億次浮點運算)。隨著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得以窺見,政策紅利加碼,資本、企業和地方的多方出力獻言下,未來將有一大批新建數據中心圍繞國家“圈定”的10個圈展開。
算力拉動行業需求
西部安防市場有望“蘇醒”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建設的逐步推進,2020年,數據中心首次被納入“新基建”范疇,并提出“加快建設”。算力成為重要的生產力,在基礎設施的籌建過程中,算力中心將帶動一系列產業鏈發展。
AI安防的下半場,智能安防需要強算力做基礎支撐。以攝像機為例,需要前端AI芯片具備足夠的算力,才能支撐智能算法的應用,提供高效運行環境。而在邊緣端,前端的算力保障才能維系海量視頻、圖片的檢索和深度分析。
當下,全國各地都在推進實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平安社區等安防服務業務場景。“東數西算”工程的推進,可以為AI安防算法服務場景提供更廣泛的落地應用。“東數西算”的推進,西部安防市場將有望“蘇醒”,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安防行業有望成為“吃螃蟹”的第一批。
財政支持產業空間大
市場前景廣闊
“東數西算”產業鏈條長、覆蓋門類廣、帶動效應大。從西部大開發的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背景下得以預見,“東數西算”將拉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其中最直接的當屬拉動西部地區的新基建投資。
自工程啟動以來,資本市場聞風而動。短短幾個交易日內,相關概念板塊指數一度上漲逾10%,甚至多只股票接連漲停。
權威機構專家預測,“東數西算”必將帶來以新基建、大數據產業以及周邊配套產業的投資機會,預估可達4000億元;更有機構大膽預測,“東數西算”工程未來5年或將帶動每年千億元的投資,對相關產業拉動作用將達1:8。
目前“東數西算”建設采用“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的投資模式,提需求+降成本引導數據需求平穩有序牽引至西部。
針對東西部數據中心結構調整,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去年6月曾發文指出,“東數西算”工程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理想的目標是到“十四五”末,東部數據中心總量占比由60%下降至50%左右,西部數據中心占比由10%上升至25%左右。
為堅決避免數據中心盲目發展,在當前起步階段的8個算力樞紐內規劃設立了10個數據中心集群,劃定了物理邊界,并明確了綠色節能、上架率等發展目標。
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助推下,“東數西算”的產業空間潛力大。“東數西算”工程整體啟動,拉開了數字經濟政策紅利潮的帷幕。
總結
整體上看,算力是筑牢數字時代發展的底座,成為我國數字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東數西算”的落地施行將有助于打通我國東西部數字產業的大動脈,推進國內大循環等戰略的穩步前行,我國東、西部差距有望進一步收縮。
當下“東數西算”正處于發展初期,是一項長期漸進的系統工程。政策紅利逐漸釋放,讓資本市場迅速沸騰,“東數西算”概念逐漸深入人心。相關涉及“東數西算”企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浪潮,為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可能。
附件列表
掃一掃,關注我們